车主故事圈

车主故事 | 29岁登上珠穆朗玛峰,他说挑战的不是自然,而是自己

▲ 点击视频,看29岁帅小伙勇攀珠峰的故事

视频的主人公,名叫何玉龙,大家都亲切地称呼他为“大龙”,是一位极限旅行家,为你解锁人生更多新的可能?抵达非洲的肯尼亚,历时 8 个月;也是蓝天救援队的一名教官,参与过世界各地大大小小三、四十次的救援。

今年 5 月 17 日,29 岁的大龙,经过 32 天的攀登,成功在尼泊尔时间 6:03 登顶珠穆朗玛峰,实现了对自己 30 岁之前的承诺和梦想。站在海拔 8848 米的世界之巅,他说:“为了这一天,我已经准备了 5 年。很多人问我攀登珠峰的意义,其实对我来说,要挑战的永远不是自然,而是自己的极限。在年轻的时候,有梦想,就去追!”

今年 5 月,“珠峰海拔 8000 米以上大堵车”的新闻,占据了好几天的热搜版面,甚至还出现了人员伤亡,一时间,珠峰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。

大龙,正是这场“事故”的亲历者。几天后,他成功登顶,回来后,他跟我们分享了很多真实的“珠峰人间故事”。

为什么会出现拥堵?

为什么在海拔 8790 米的地方会“堵车”?是不是因为现在爬珠峰越来越容易了,这么多人排着队上去?还是尼泊尔政府发了太多登山证?

回忆起这场生死考验,大龙的心情很复杂。很多人说他太幸运安全下来了,但只有他自己知道,“其实幸运背后有很多不为人知的故事和辛苦”。

和很多人猜的不一样,这事儿跟尼泊尔政府关系不大,今年共发了 380 张登山证,是比去年多 20 张,但绝对没有到导致堵塞的程度。

大龙说,造成堵车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,一方面是特殊天气。

每年 5 月是珠峰攀登季,黄金期本就有限,集中在 5 月 15 日到 20 日期间。今年受气旋影响,本身就短的窗口期进一步被缩短,只有两三天,不登就没机会了,所以大家都选择在 22 号和 23 号登顶,撞在了一起。

另一方面,也有攀登者技术和能力的原因。

拥堵出现在最危险的希拉里台阶,周围都是几近垂直的岩石山壁,两侧都是万丈深渊,但又是必经通道,一上一下本就容易堵住。很多经验不足的登山人,没受过严格的攀岩和攀冰训练,一遇到这种拥堵状况,愣在原地不敢挪步

“其实站着比走要累两三倍呢,8000 米的高度还刮大风,站着热量很快就消退了,前面几十个人挪动缓慢,如果一直等下去我也会有危险。因为之前做了充分的技能训练,我尝试从右侧一堵一米多高、几十公分宽的雪墙上翻过去,与下山的登山者错开,才避免体能的过分消耗,最终顺利登顶。”

有钱就能上珠峰?

对登顶珠峰,网上还有一种传言:只要有足够的钱,夏尔巴人(当地向导)都会把你抬上去。

对此,大龙不以为然:“有钱你可以买更好的装备,可以多雇几个夏尔巴向导帮你背氧气、食物、水,这些都没有问题,但体力是没有人可以替代的。到八千米的高度,如果你自身体力不支,给再多的钱,也不会有夏尔巴人愿意去背你,更别说抬了,因为耗氧量太高了,没有人会去冒这个生命危险。”

他始终坚信,要想实现“ 30 岁之前登顶珠峰”的梦想,最重要的是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和万无一失的充分准备。

大龙从小是体育生,在身体素质和意志力方面,本就有一定优势。

不间断的户外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。

平时他会约着几个哥儿,开着他的飞度,去户外攀岩、探洞、登山、滑雪、航海等,不断积累经验,开发身体技能,训练自己在各种极端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和危机应对能力。

训练的过程中,大龙会用到各种专业器具和设备。合适的装备,总能让人如虎添翼,在极限路上,飞度就是他最靠谱的伙伴。

飞度身型灵巧,但内部空间又宽敞,还能出奇“变身”,像绳索、安全扣等各种设备,都能妥妥安放。

有一次他去房山探洞,洞口的及地性比较差,路特别窄,朋友们体型较大的车全都卡住了一筹莫展,只有他的飞度灵活通过,充分展现出优秀的的运动性和通过性。

“无论是城市通勤、找车位,还是去户外找新岩点、洞穴或平时去训练、出勤救援,飞度都能帮我成功到达各种目的地,一次链子都没掉过。不夸张的说,飞度就像我这些年特别靠谱的铁哥们儿,陪在我每天的拼搏中,见证并一同经历了我对世界的好奇心、为实现梦想付出的努力和汗水,还有面对困境时的勇气,只要有它在,就会觉得很踏实。”

正是这种经年如一日的超强训练,使大龙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,能有备无患,时刻保持警惕,即使临时出现突发状况,也能机敏应对。

登珠峰那么危险,为什么还要前赴后继

登珠峰的危险有目共睹。大龙自己也说,他有队友被冻掉手指脚趾、脸被冻伤,甚至还有人永远没回来,视频中,他也分享了几段“至今心有余悸”的经历:

“从大本营往上,每天都能看到近十次左右的冰崩,哐哐哐冰就砸下来了,如果不小心卷到里边,必死无疑。”

就在大龙眼前发生的一场雪崩瞬间吞没了营地

“我们把 6400 米左右的昆布冰川叫作‘恐怖冰川’,因为真的太危险了。基本都是那种冰雹区和巨大的裂缝,一抬头就会看到头顶有两个房子那么大的冰悬在空中,白天出太阳的时候,冰的连接点会融化,感觉随时都能掉下来,一旦掉进去或被砸到,估计都很难存活。最后一天登顶冲刺,8200 米往上,进入空气稀薄地带,还有很多雪崩和未知情况,一分一秒都不能放松警惕。”

既然那么危险,那为什么每年还有那么多人前赴后继地向珠峰发起冲刺?因为能一举成名、被载入史册?还是为了通过征服自然来彰显自己的伟大?

登顶后大龙拍摄的一段影像资料截图脸上冻伤的痕迹清晰可见

面对这个问题,大龙并没有做正面回答,而是跟我们回忆其登顶瞬间的心情:

“这 5 年以来,我的梦想都是‘ 30 岁之前登顶珠峰’,但梦想成真的那一瞬间,我竟然没有特别兴奋,反倒很平静,就好像一件事情结束了,画上了一个句号。我看到原来地球真的是圆的,远处是一个椭圆形,非常神奇,山始终在那里,世界也在那里,等着我们继续去探索,这正是我 35 岁、40 岁的时候要去做的事。”

大龙拍摄到的珠峰8848米画面

珠峰的存在,对所有渴望自我超越的人,都是永恒的诱惑,因为在它的背后,代表的是力量、勇气和突破人类局限的可能性,但登山本身不是目的,就像征服不是目的一样。

我想大龙想要表达的也许是,面对自然,我们不是要去征服,而是要始终保持敬畏,要挑战的也永远不是自然,而是自己的极限,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“珠峰接纳了我们”。

登珠峰是梦想,但更重要的是对生命的尊重

搭车从成都去到了肯尼亚

成功登顶珠峰后,大龙受到了从未有的极大关注,但其实早在此之前,他就在极限运动圈子里小有名气,比如2013 年,他就通过搭途的方式,历时 8 个月,从成都穿越中东,抵达肯尼亚。

大龙在非洲拍的当地小孩和动物照片

成功登顶珠峰后,大龙受到了从未有的极大关注,但其实早在此之前,他就在极限运动圈子里小有名气,比如2013 年,他就通过搭途的方式,历时 8 个月,从成都穿越中东,抵达肯尼亚。

大龙家的墙上贴了很多蓝天救援队的照片

大龙对极限运动的热爱,还让他 2012 年机缘巧合参加了通州蓝天救援队,“一开始是因为能学到不少实用的户外技能,后来发现这些技能还能帮助到别人,觉得很有意义”。

加入后,大龙共参与了大大小小三、四十次现场救援,比如 2015年 尼泊尔 8.1 级大地震时,他就作为第一梯队的队员飞到了尼泊尔,承担搜索救援的工作。

7 年的救援经历,不仅训练了他的体能和意志力,也让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:“助人先保己,玩极限也是,安全永远第一位的。”

所以两年前,当他的新加坡队友在 8700 米的高度、距峰顶 150 米的地方,选择放弃时,大龙不觉得他“懦弱”,反而觉得这才是真正的运动的专业性,值得尊重:

“知道自己不行的时候,果断放弃,不是顶着劲儿硬要往上才叫勇敢,因为如果那样的话,你可能会受伤甚至把命都留在那个地方了。每个人都想登顶,但不是说只有登顶之后,才能收获什么。登珠峰,不是用命来换一辈子吹嘘的资本。

和很多玩极限运动的人不一样,大龙不是那种“冒险型人格”。

相反,不管是在生活还是采访中,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都是“探险不是冒险,准备好了再出发”,这是对生命最大程度的敬畏。

“梦想很疯狂,我愿意为它一直努力。”

如今,大龙已经完成了给自己定下的 30 岁之前的梦想,未来他的路还很长远。

他说自己不会停下脚步,会一直驾着飞度冲刺飒爽梦想,“依然会去攀登世界上其他的山峰,随时准备着去世界上任何一个需要我的地方,去让世界看到中国青年坚韧不拔的意志。”

我们也期待看到大龙和他信赖的“老伙计”飞度一起,有更多的突破,并带来更多惊喜。